不久前,蘭州公交車上,發生了一件暖到爆的事。
一位媽媽因為疲憊低著頭睡著了,坐在旁邊的小男孩,擔心媽媽磕著碰著,就默默地用胳膊撐著媽媽的下巴。
同樣的姿勢保持了整整一路,足足撐了20多分鐘。
小小的她明明渾身都在發抖,還盡力安慰媽媽 ,恐懼達到頂點,還是選擇站在媽媽一邊。她害怕死亡,但更害怕失去媽媽。
或許她小小的內心明白跳下去不對,卻還是選擇跟隨,因為媽媽是她最信任的人。
網上曾有過一個測試,媽媽和孩子互相打分。
滿分是10分,媽媽們因為愛哭鬧、挑食、不聽話等各種原因,給孩子打出8分、7分甚至5分…… 沒有一個滿分。
這位女士多次說讓孩子先跳,連旁觀的人都感覺不可思議。
但孩子卻自始至終沒有跑,沒有憤怒,只是緊緊地抱住媽媽,生怕媽媽掉下去,后來孩子哭著說:
“媽媽,你別拽我,我自己跳。”
實在太讓人心疼了。
不管你做錯了什么
他們都無條件地相信你
去年9月份,北京某小區,一名女子因為丈夫出軌,帶著女兒跳樓。
女兒站在樓外,一個勁兒地哭喊:“媽媽,我不要,媽媽,我不想死。”
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說:“和小孩在一起,可以拯救你的靈魂。”
他們看似什么都不懂,卻常常在我們不經意的時候,帶來溫暖的一擊,讓你覺得,再多的辛苦和委屈在這些瞬間面前都不值一提。
今年盛夏,一個3歲的小男孩因為太想媽媽,大中午頂著烈日到媽媽工作的地鐵站。媽媽多天早八點到晚八點在崗位調度,他實在太想她了。
但見到媽媽,他的第一句話居然是:
“媽媽,我不打擾你工作,親親我就走。”
媽媽幫我輔導功課,我的生物考了第一名,所以我不需要去補課,媽媽照顧妹妹,在家做飯,都是在掙錢。
怎么就不比出去打工有價值?
所以我想對媽媽說:
“媽媽,在我的眼中,你的功勞,和出去打工的爸爸一樣大。”
媽媽沒有想到女兒會說這些話,聽著聽著漸漸眼眶濕潤。
孩子不會表達
但你的辛苦他都看在眼里
父母眼中,孩子一直是依靠自己的那個,他們淘氣,不懂事,常常惹麻煩,但其實,他們小小的內心一直裝著你,你的辛苦和付出他們都懂。
《少年說2》中,初中生劉倍源對媽媽的一番心里話,溫暖了無數家長。
劉倍源的媽媽和爸爸從農村到沈陽打工,后來為了照顧兩個孩子,她辭掉了工作。
于是不時遭到一些人的攻擊。
家里的一些親戚有時候會說她,孩子都這么大了,怎么還不好好出去找工作?
媽媽從來沒有在女兒面前訴苦,但劉倍源全都看在眼里,很是心疼媽媽。
他們從不記仇
你怎么吼他,他都愛你
作家劉繼榮在一篇文章里寫,她去幼兒園接女兒,老師說了一件令她尷尬的事:
女兒用餐控制不住食量,常常吃到胃痛還要求添飯。
老師跟她講的時候,旁邊剛好有位家長經過,好奇地回頭望了一眼女兒,臉上的表情似笑非笑。
作為媽媽,劉繼榮在老師面前兀自強撐著微笑,心里卻暴躁得想找誰大吵一架。
她頭暈目眩地到了家,癱在床上,剛昏昏入睡。
不一會兒,女兒的腦袋在門邊閃閃縮縮,她再也壓抑不住內心的暴躁,沖著女兒喊叫:“滾出去,我不想看見你!”
到了晚上,老師打來電話,原來女兒好友的父母告訴了她實情:
她拼命吃那么多飯,不是傻,也不是貪吃,是因為她覺得媽媽工作很辛苦,她要吃得飽飽的就不會老是生病.
會快快長高長聰明,會給媽媽做飯,幫媽媽拖地,媽媽就不會再煩了。
老師還哽咽著告訴她:“您的孩子還說,媽媽最愛吃蘋果,她一定要學會削蘋果。”
而就在剛剛,女兒因為削蘋果割了手,還被劉繼榮責罵了一頓。
一直以來都以為媽媽無條件地愛孩子,后來慢慢發現,孩子對媽媽的愛才自始至終從未變過。
當你自己心情不好,對他無緣無故發火時,當他們沒達到你的要求,你過分訓斥他們時…… 只要給他們一個擁抱,朝他們微微笑笑,他們立刻就原諒了你。
孩子把你對他的愛刻在石頭上,卻把你對他的傷害寫在沙灘上,風一吹,浪涌來,就變得無影無蹤。
小小的身體為媽媽撐起了一個舒適的角落,胳膊再酸疼,自己再疲憊都比不上對媽媽的心疼。
誰都不能否認,為人父母需要辛苦付出。
但我們常常忽略,當你為孩子操心,甚至發脾氣的時候,那個小小的人也在用盡渾身力氣愛著你。
他們愛你,比你想象得多得多。